科学研究
SCIENTIFIC RESEARCH
项目1——辽宁省水资源连通联调方案
该项目通过统筹规划、科学配置辽宁省水资源,实现河库联调,制定出科学的行之有效的供水调度方案,主要目的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工程调蓄和供给能力,缓解辽宁省严重的供水压力。本项目针对北中南三线为骨干、连通配套工程为支干的"三横七纵"格局,进行水资源的联合调度。通过研究联合调度模型及其优化求解方法、调度规则数据挖掘方法,获得联合调度工程中单个水库的优化调度方案以及联合调度工程总体运行规则。该项目通过联调基本实现了全省水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系统的内部挖掘(优化调度充分利用浑江流域洪水资源),形成了三线工程多水源互补机制,充分发挥了流域内的水文和库容补偿效益,增强了河库联动的作用,为在建的和规划建设的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项目2——应用长、中、短期预报信息的浑江流域梯级水电站系统优化调度
项目以新能源的开发为背景,以浑江流域梯级水电站为研究对象,针对如何提高浑江流域梯级水库的整体效益、解决防洪与发电的矛盾、处理蓄水与弃水的关系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数值降雨预报信息的径流预报模型、考虑预报信息的发电预报优化调度图、以及短、中期径流预报信息相套接的聚合分解贝叶斯随机动态规划模型,从而系统地构建了一套综合利用多种信息的水库(水电站)优化调度决策理论与方法。项目成果已于2012年开始用于指导浑江流域梯级水电站的调度,为中国国电集团创造了较大的发电效益和防洪效益。

项目3——松花江流域河湖连通特征及修复技术研究
该项目为水利部下发的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目的在于全面改善松花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分别以第二松花江、嫩江及松花江干流的流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在于从结构和物质能量两个方面开发适宜性河湖连通修复技术。本研究将考虑生态修复的多目标协同机制与优化方法结合,根据河湖形态和水工建筑物的规模,利用流量过程调控水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交换,利用洪水资源修复湿地环境。本项目采用遥感信息、数据挖掘或移植分析,将结构和物质能量等生态指标转化成水量和流量过程等水文指标,建立相应的生态修复目标。该项目从非工程措施的角度研究生态修复技术,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新方法,为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同时为应用研究提供实用的方法体系。
